在设计中,暴雨强度公式中的暴雨重现期的选取是一个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排水系统的设计标准和规模。暴雨重现期的选取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定义与理解

暴雨强度的重现期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暴雨强度可能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一般用P表示,以年为单位。重现期越长,表示该强度的暴雨越罕见,设计时需要考虑的排水能力也相应提高。
二、选取原则

1、地区特性:
        不同地区的降雨特性(如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频率等)存在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和降雨历史资料来确定合理的重现期。
        一般来说,降雨频繁、强度大的地区,重现期应选取较短;而降雨稀少、强度小的地区,重现期可适当延长。
2、建设性质与重要性:
        对于重要地区(如城市中心区、交通枢纽、重点防护区等)和关键设施(如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需要选取较长的重现期,以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排水安全。
        一般地区的设计重现期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性进行适当选择。
3、地形特点与汇水面积:
        地形平坦、汇水面积大的区域,由于雨水汇流时间长、排水距离远,需要选取较长的重现期以应对可能的暴雨积水问题。
        地形陡峭、汇水面积小的区域,则可以适当缩短重现期。
4、规范与标准:
        在具体设计中,还需要参考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与标准。例如,我国《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中就有关于设计暴雨重现期的具体规定。

三、选取方法

1、统计分析:
        利用当地长期的气象观测数据,对暴雨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不同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值。
        通过比较不同重现期下的暴雨强度与排水系统的设计能力,选取合适的重现期。
2、经验借鉴:
        参考类似地区或同类型项目的设计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3、专家咨询:
        邀请气象、水文、给排水等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和论证,以获取更专业、更准确的建议。

四、具体示例

以某城市为例,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和降雨历史资料,以及城市的建设性质、地形特点和汇水面积等因素,经过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后,确定该城市的设计暴雨重现期为2年。这意味着该城市的排水系统需要按照能够抵御平均每隔2年出现一次的暴雨强度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暴雨强度公式中的暴雨重现期的选取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依据科学的方法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