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池的收集方式主要根据具体场景和需求进行设计和实施,常见的收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 统一收集方式

    定义:全厂或特定区域内设置一个集中的初期雨水收集池。
    适用场景:适用于厂区面积较小,或装置区、储罐区等污染区域较集中的情况。
    优点:方便运行管理,能够集中处理初期雨水,减少管网建设投资。
    缺点:收集管线较长,埋地较深,管网建设投资可能较大;收集池的位置受到限制,且不同区域的初期雨水径流时间不同,可能导致远端污染区的初期雨水还未达到收集池,就被近端的污染区后期清净雨水填满,影响分流效果。

2. 独立收集方式

    定义:在每个污染区域附近单独设置一个初期雨水收集池。
    适用场景:适用于厂区面积较大,装置区、储罐区等污染区域较分散的情况。
    优点:初期雨水收集管线较短,管网建设投资相对较小;收集池的位置灵活,分流效果明显。
    缺点:收集池数量多,运行管理相对复杂。

3. 末端分流与源头分流

    末端分流:在全厂雨水排放口处设置初期雨水收集池和切换阀门,通过末端阀门切换实现分流。这种方式便于集中管理,但可能受到雨水径流时间差异的影响。
    源头分流:在污染区域源头设置初期雨水收集设施,直接收集并处理污染较为严重的初期雨水。这种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污染物进入雨水管网,但需要更多的设施和人力投入。

4. 具体实施步骤

    确定收集区域:根据厂区布局、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合理确定初期雨水收集区域。
    设计收集系统:根据收集区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合适的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收集池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管网布局等。
    安装收集设施:按照设计方案安装雨水收集池、管网、阀门等设施,并确保其稳定运行。
    运行管理:制定初期雨水收集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初期雨水池的收集方式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同时,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初期雨水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