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强度与降雨重现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它们对降雨量和降雨频率的描述上。以下是关于这两者关系的详细介绍:

1、定义与解释:
        暴雨强度:指降雨的集中程度,通常以一次暴雨的降雨量、最大瞬间降雨强度、小时降雨量等表示。计量单位通常为mm/min或L/(s·万m²)。
        降雨重现期:指在一定年代的雨量记录资料统计期间内,大于或等于某暴雨强度的降雨出现一次的平均间隔时间,是暴雨发生频率的倒数。通俗地说,它表示这么大的雨量多少年出现一次,是道路排水设计的标准。
2、关系说明:
        暴雨强度与降雨重现期呈正相关关系。在某一降雨历时下,随着重现期的增大,暴雨强度也会相应增大。这是因为较长的重现期意味着降雨事件更为罕见,而罕见事件往往伴随着更大的降雨强度。
        具体来说,当重现期较短时(如1年一遇),暴雨强度可能相对较低,因为这样的降雨事件较为常见,降雨量分布较为均匀。然而,当重现期延长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遇时,暴雨强度会显著增加,这是因为这样的降雨事件极为罕见,一旦发生就会带来极大的降雨量。
3、实际应用:
        在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暴雨强度与降雨重现期的关系。通过设定不同的重现期标准,可以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应对不同频率和强度的降雨事件,从而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例如,在设计雨水排水系统时,可以根据工业厂房生产工艺及建筑物的性质确定重现期。一般来说,对于重要的工业厂房和建筑物,会采用较长的重现期标准(如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以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应对极端降雨事件。
4、注意事项:
        需要指出的是,“重现期”并不是指正好多少年出现一次降雨事件,而是带有统计平均的意义。也就是说,某种水文变量大于或等于某一指定值,每出现一次平均所需的时间间隔数。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
        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降雨模式和暴雨强度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对暴雨强度与降雨重现期的关系进行评估和更新,以确保排水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